收藏首页  |  关注游啦网微博  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
用户名:   密码:     [注册]
游啦网 HKyoula
碧欧泉活氧青春2次元霜(普通)50ml
首页 -> 香港攻略 -> 旅游攻略 -> 香港旅游非常规线路的另类发现/图

香港旅游非常规线路的另类发现/图

2011-07-07  香港游啦网  编辑:jessie    我要评论(0)

香港旅游非常规线路的另类发现

在某种程度上,香港是一个足以支撑你心底某些怀旧心绪蔓延的城市空间。

这个弹丸之地在更多时候吸引你的,或是维港霓虹夜色,或是琳琅的免税商品。亲近它的人们,会着迷其摩登的炫彩,但依然会在那些缭乱的炫彩间隙里发现,延绵在现代摩登身后坚实的历史。

和昌大押骑楼

湾仔,城市旧景的弥留

在湾仔,我稍稍偏离了旅游者的常规线路,像生活在港岛的居民一样往它的腹地纵深行进。

于是,我轻而易举地触碰到了凝固但并未睡去的历史。

从前湾仔往南行,每一条支道都能通到湾仔的大动脉皇后大道,旧湾仔邮政局就在畅旺的皇后大道上。如果不是专门寻访,多数人会错过它,因为它崭新的外饰,掩却了本应有的沧桑。但它依旧那么有滋有味地屹立着,旧式的建筑形制,在我驻足凝眸时,越发显得别致。尤其是它建在高地之上,你必须仰视才能将它看仔细。这样,它仿佛在别致之外还多了些许高贵。

湾仔民间生活馆

这座建于1912—1913年间的邮政局,现在变成了环境署的资源中心“环保轩”。身为“环保轩”的它还不忘现身说法打出铭牌,标示它的来龙去脉。

在皇后大道朝湾仔街市方向,很快就到了蓝屋所在的石水渠街。就在岔路口,就赫然见到名副其实的蓝屋——通体被刷成蓝色。

见到蓝屋,就不能不相信湾仔是香港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这一历史了。蓝屋原址曾是一所医院,楼高两层,1886年关闭后变为用作供奉“神医华佗”的庙宇,1920年前后拆卸兴建成现在见到的四层高建筑。1990在给它的外墙刷漆时,因物料库只剩下蓝漆,整座楼便被刷成了蓝色。

如今,蓝屋在香港市民中知名度极高。这大抵不是因为它楼体颜色的特别,而是因为它已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,它的建筑形态是香港人常说的“唐楼”,所谓“唐楼”是19世纪中后期至1960年代的建筑,多数混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筑风格。蓝屋楼梯间的墙壁、单位内的窗户均由木材制造,这样的建筑在当下的香港为数甚少。

走近蓝屋,透过窗台阳台便能察觉这是一座仍然“活着”的建筑——还有居民居住在这里,也正因如此,要想了解其内里的情况也就不便了。不过让人惊喜的是,蓝屋的首层开设了一间叫做“湾仔民间生活馆”的开放式展示空间,内里陈列了旧时湾仔民间的生活用品。它的存在,似乎是在力证湾仔区的传统文化、历史及发展。

事实上,石水渠街附近的地带,因为近期不断传出旧建筑的重建新闻,使得旧湾仔地区近年成为了一些文艺青年寻访香港旧迹的地方。从石水渠街一路北上,爬过一段缓坡,就到了湾仔北帝庙,这是香港岛上最大的庙宇之一。

此外著名的还有湾仔的和昌大押,这幢三层高的独立小楼门面并不小,是香港最为古老的当铺之一。2003年和昌大押被政府收购,2007年又进行了改造。沧桑几许,物是人非。那日我透过雨雾看到它时,大有误闯入粤语残片的错觉。

让我约略觉得惊讶的是,除了蓝屋,湾仔还有绿屋、黄屋。绿屋位于香港岛湾仔茂萝街,和蓝屋一样,绿屋本来也无名称,在政府收回后将其外墙以绿漆美化而得名。当我穿街过巷找到它时,却并未看到它的绿色,它正裹着排栅,一副重整待发的样子。湾仔区重建局计划在2012年完成对绿屋的活化,即将其打造成为文化艺术的活动空间。

九龙,工业遗存的思辨

为打发两个公务会晤间隔的半天时间,去了传说中的“香港798”——牛棚艺术村。弹丸之地的香港,历次出差公干,总在湾仔与上环的区域内打转,几次往返,巴掌大的地方就已经熟络得不能再熟络,新鲜不再。因而,对牛棚艺术村这样的陌生地,倍觉好奇。

好奇的更深层原因,在于它那个“香港798”的别称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,北京798艺术街区的存在已算“硕果仅存”的珍稀异数,立锥之地的香港,寸土寸金闻名于世,这么一个同质空间的存在,简直无异于与虎谋皮。

正变身文化艺术用地的绿屋

这个忙里偷闲的午后,我在九龙土瓜湾周遭高楼林立的环衬背景下,找到了这城市紧俏空间中的“幸存地”。倘若真带着798的印象看“牛棚”,定会失落得一塌糊涂,总占地面积仅1.7公顷的牛棚艺术村,看上去只两三个足球场的拼合大小,充其量是偌大798街区里的一个独门小院。红砖墙围合的院子里整齐纵列着5排低矮的铺瓦红砖平房,遥想从四面的摩天高楼上俯瞰,这个院子大概会像摩天大厦的公共天井,在院子中抬头仰望,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深井之蛙。

院墙、铁栅和平房,分明与周围建筑断代隔世。这里其实是建于1908年的牲畜检疫站兼屠宰场,艺术村定名“牛棚”便由来于此。检疫站后因城市规划搬迁于1998年停业,但其百年的建筑风貌并未因此受损。

透过紧闭的玻璃窗,还能看到平房内的天花雕梁,而屋外角落里依然安好地保留着饲料石槽。当然,特色鲜明而让人印象深刻的,是平房的铺瓦尖顶。静谧的院子里有被摩天大楼投影切割成的大面积几何阳光,一并迎接阳光的,还有墙上、门上张贴的各色热闹喧腾的艺术海报。在某一刻的细部定格,它流露出与北京798相似的神情——古旧和粗陋间飘荡着艺术的气息。

北帝庙的灰塑花窗

但与798最大的不同是,这里没有流行时尚和国际艺术主流市场的人流以及热旺交易。我到访的这个下午,艺术村内没有一扇打开的门。显然,这里没有商业。牛棚艺术村由香港特区政府产业署管理,以极低的象征性租金租给香港的艺术工作者及团体使用,日常维护管理经费由特区政府艺术发展局资助,甚至还配备专人负责清洁和保安。进驻的艺术家们每年向该局详细上报年度工作,以资政府拨款佐参。

没有太大的租金压力、无需引入商业机制,这对于香港艺术家的成长来说,无疑是难得的优渥空间。因此,牛棚艺术村目前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纯粹艺术原创基地,依据门外的招贴海报粗略估算,这里已进驻了二十来个工作室和艺术社团。

不过,牛棚艺术村的安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艺术家们可以永乐无忧,此前,同样由政府以廉租方式租给艺术家的香港北角油街,前后仅一年多时间就因都市重建而被收回。而在牛棚艺术村的租约中有着这样的表述——在不影响日后土地发展的情况下,租约可以续签。

旧湾仔邮政局

不难看出,作为目前的城市闲置空间,牛棚用于创意产业原创基地是合适的,但经验告诉我们,城市的发展其实有很多不可预见性,即使有政府扶持,其必然的前提却是不影响土地发展。艺术似乎未必能最终委身于“免费午餐”,从这个意义上说,虽是廉租,牛棚艺术村却是寸土寸金空间中一段预支的奢侈。

分享文章到:
已有0条评论,浏览数17066,点击查看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:
验证码:   看不清,换一张? 

香港攻略
购物
美食
旅游